作者:邵建華 章蕓蕓
“從阜寧到淮安有一條官道經過曹氏定居的村落,生活在這里的曹姓人家便在路邊賣飯,供來往客商和官府公差吃飯。久而久之,人們便將此處稱為賣飯曹??箲饡r期,賣飯曹村因成為文化村而聞名遐邇。后來,賣飯曹村稱為老曹村,老曹村又被合并到汪朱村?!痹诮K省鹽城市阜寧縣陳集鎮汪朱村黨群服務中心,阜寧縣志執行主編咸國慶介紹賣飯曹村的歷史。
湖海藝文社成立時的首批成員
在文化村里,阿英、楊帆、范長江等人盡情揮毫潑墨、賦詩唱和,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文化創作和革命宣傳活動,賣飯曹文化村亦成為當時蘇北抗日根據地一道令人矚目的風景線。
文化村在賣飯曹誕生
“1941年夏天,新四軍軍部和華中局機關遷到阜寧的停翅港和汪朱集。同年底,太平洋戰爭爆發,許多著名的文化人士也紛紛轉移陣地,來到蘇北抗日根據地?!毕虈鴳c說。
阿英和他的兒子錢毅
陳毅十分關注這些文化人的安全,通過多種渠道安排他們到蘇北。1942年,著名作家阿英一家抵達新四軍軍部所在地停翅港。其后,經濟學家薛暮橋、國際問題專家錢俊瑞、作曲家賀綠汀、著名記者范長江、文藝理論家艾寒松,還有路汀、殷揚(楊帆)等學者和文化人士分批從香港、上海、重慶、桂林等地來到阜寧。
1942年的夏天,阜寧可謂人才濟濟。陳毅與阿英、楊帆等人商量,決定利用文化人較多的優勢,將他們集中到一起,以便他們能夠相對集中地開展抗日文化活動。1942年9月16日,文化村在停翅港軍部西南約1公里的賣飯曹建立起來。
“為什么在賣飯曹建文化村呢?一是離軍部近,二是村子比較大,好安排這些文化人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?!毕虈鴳c介紹,眾多文化人云集于此,盡情揮毫作書、賦詩唱和……開展文化交流活動。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、副師長張愛萍、華中局宣傳部部長彭康、華中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錢俊瑞等經常到文化村,看望文化人,鼓勵他們搞好抗日文化工作。陳毅更是文化村的???,他住在停翅港,往來非常方便。他經常到文化村,與文化人談詩論畫,縱論天下大事。
汪朱村一組91號,這是村民陳玉伯的家?!耙郧澳抢镉?間茅草房,門朝東。小時候我聽父親講,陳毅當時就在那待過,和一些文化人組織活動?!?9歲的陳玉伯指著屋子西邊油菜田深處、樹杈多的一處地方說。如今,那3間茅草房已被拆掉。
而陳玉伯提到的“組織活動”,就是文化村開展的各項文藝活動。這些文化人把住在附近的農村青年組織起來,成立文化組和教育組,發動群眾刷寫抗日標語,編寫抗日歌曲和戲劇《漁濱河邊》《陰陽界》等,并用蕩湖船、踩高蹺、小雜耍等形式宣傳抗日道理,動員發動群眾參加抗日斗爭。
文化村里的文化人
“到鹽阜區的文化人,有的懂經濟學,有的懂音樂,有的懂美術,有的懂文學,有的會辦報紙?!毕虈鴳c介紹,在文化村,文化人除了專注于各自創作外,還做了兩件極具意義的事情:一是成立文化雜志編輯委員會、湖海藝文社等組織;二是指導、推廣軍隊和民間的文藝宣傳活動。
“到達蘇北后,我才得知,要我去新四軍,乃是陳毅同志的主意。我們一家能夠安全抵達軍部,全賴華中局和陳毅同志多方關照?!?942年7月,阿英安全抵達阜寧。在停翅港新落成的茅舍,陳毅十分熱情地接待了他,雙方一見如故,談得十分投機。從此,他們引為知己,相互切磋交流文學方面的問題和意見,常常談到“繁星耿耿一河橫,叢林靜止夜無聲”時才盡興而歸。
阿英到阜寧后即按照陳毅的意見,著手搜集“宋公堤”的創作材料,寫成札記三卷,后撰寫成兩萬多字的《蘇北偉大的水利工程——宋公堤》一文。隨后,阿英又廣泛收集材料,查閱考證了阜寧、鹽城、淮安、漣水等縣歷代縣志和有關史料,寫成《鹽阜民族英雄傳》四卷,借用歷代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和愛國主義思想,教育和激勵根據地軍民,鼓舞抗日救國斗志。
在文化村時,部隊和地方的文藝工作者寫了劇本請阿英看,他不論多忙,總是擠出時間來閱讀指點,耐心幫助。同時,他還擠出時間幫助地方文工團和群眾劇團寫劇本、排戲。阿英與鹽阜人民同舟共濟,建立了深厚的情誼。
1942年8月26日,范長江來到停翅港?!胺堕L江來啦!”這一消息迅速傳開,人們爭先恐后前來一睹這位大記者的風采。根據地的全新環境、軍民的魚水深情、眾多志同道合的文化界同仁……所有這些人和事都讓范長江深感振奮。在根據地數月,范長江奔走在名流士紳之中,與他們談理想,交朋友,與他們縱談國際國內形勢,切磋詩文。范長江因為人謙遜、知識廣博、見解精辟,深得朋友們的信任和推崇。
范長江后來搬往文化村,以火熱的斗爭生活為素材飽蘸激情地寫了三篇通訊。其中兩篇報道了新四軍在敵后的斗爭和蘇北根據地見聞,在延安《解放日報》上發表。范長江真切地感受到,這里的天是晴朗的,人民的心情是舒暢的。
當時,軍部秘書楊帆主要負責文化村的工作。陳毅選中楊帆不是偶然的,楊帆1937年在上海擔任《譯報》編輯,那時他用的名字是殷揚。1938年他調皖南軍部任項英的秘書,后調軍法處當科長?!巴钅鲜伦儭焙?,他憑著機智和勇敢歷經艱險,穿過敵人的重重包圍,來到蘇北新四軍軍部。
“有人戲稱我為‘文化村村長’?!薄稐罘允觥分刑岬?,他的主要任務是支持文化人的工作,為他們辦好食堂、招待所、俱樂部,安排好他們及其家屬子女的生活,保護他們的安全?!爱敃r根據地物質生活很艱苦,但對這批文化人還是盡可能予以優待,發衣服日用品,一般都是以團級干部待遇,每月還發特別津貼二十元或三十元作為零用。陳毅同志常親自來探望,和他們談心,沒有什么好招待的,他便用自己最喜歡喝的紅薯丁粥來招待大家。大家對陳毅同志的儒將風度甚為贊賞,被他直爽誠懇的態度感動,后來絕大多數都安心留下來工作了?!?/span>
湖海藝文社應運而生
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。與紳士們的詩詞唱和,引發了陳毅的聯想,他在考慮能否成立一個詩文性質的文化組織,把眾多的詩文愛好者吸引到一起來,結成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,為抗戰的文化出力。1942年10月,鹽阜區參議會的召開,為陳毅著手落實一直縈繞于懷的詩文社創造了契機。
“參議會閉幕,陳毅專程到文化村與文化人商定詩文社的事情。他還親自走訪鹽城的地方士紳龐友蘭、楊芷江,與他們交換意見?!笔姓f學習文史委員會原主任徐于斌說,“湖海詩文社的名字因陳毅而起,也因我們的地域特色而起?!?/span>
阿英在日記中也提到,這個名稱取意有三:“陳元龍湖海之士,因軍長而起也;鹽阜有射陽湖、黃海,因地而起也;宋詩‘湖海樓開名士集’,因雅集而起也?!苯浬逃?,又將“詩文”改為“藝文”,以期能更廣泛地吸收書畫、篆刻、音樂等方面的人才。隨后,湖海藝文社于1942年11月2日宣布成立。藝文社剛成立,陳毅便賦長詩《湖海藝文社開征引》,筆涉古今、大氣磅礴,鼓勵各階層文化人在抗日中“斗爭在前茅,屈伸本正義。此中真歌哭,情文兩具備”,為藝文社的創作和發展指明了方向。藝文社的創立和活動,得到了文化名流士紳的扶植,大大激發了各界人士參與抗日的熱情,在蘇北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積極影響。
1942年底,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離開阜寧,轉移至淮南黃花塘。行前,陳毅專門布置黃克誠照顧在蘇北的文化人,特地將楊帆留在鹽阜區,繼續兼顧文化人的生活和安全。在楊帆的具體安排下,這些文化人迅速轉移至東坎、八灘一帶,分散打埋伏。由于他們的精心安排和照顧,在蘇北的文化人均安然無恙,未受到任何損失。后來根據組織安排,這些文化人有的回上海,有的輾轉去延安,有的隨部隊行動。文化村亦由此完成了歷史使命?!半S著軍部轉移,湖海藝文社的活動也暫時告一段落?!毙煊诒笳f。
雖然存續時間不長,文化村背朝烽火卻奇跡般地向陽怒放,在宣傳抗日救亡、號召普通民眾、擴大統一戰線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,充分彰顯了新四軍這支部隊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情懷。
“在詩文唱和中把地方的力量形成一個整體,容納到抗日統一戰線中,湖海藝文社功不可沒?!丙}城幼兒師范高等??茖W校教授孫曙這樣評價,“文化村和湖海藝文社的建設某種程度上積累了黨的文化的象征資本,是一種政治的號召力吸引力、文化的號召力吸引力的集合?!?/span>
而湖海藝文社,今日仍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。1982年,湖海藝文社得以復建。徐于斌是此事的親歷者,“湖海藝文社準備復建時在全國征集詩詞作品,1981年我正在市二中做語文教師,很幸運地參與了詩詞稿件的整理工作。從1981年的暑假到1982年湖海藝文社成立,這個過程我都是親歷的?!睆徒ê?,藝文社服務統一戰線工作,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化活動,推動鹽城地方詩詞書畫創作不斷繁榮。
來源:學習強國-鹽城學習平臺
鏈接:https://article.xuexi.cn/articles/index.html?art_id=5184630853741178760&t=1636006329297&showmenu=false&study_style_id=feeds_opaque&source=share&share_to=wx_single&item_id=5184630853741178760&ref_read_id=28ae2c13-93d3-45bb-a1c3-75249cbe7424_1636011891181
黑公網安備 23040202000003號